|
|
|
 |
|
|
智能磨音測量儀包括噪聲傳感器,前置放大器,檢波電路,模數換電路,單片機系統,數模轉換電路,V/I轉換電路,標準信號發生器,顯示報警電路,觸摸鍵電路等。工作時噪聲傳感器將噪聲聲強轉換成電信號輸入前置放大器放大后,再經檢波模數轉換成數字信號,通過光耦合器輸入到單片機系統進行數據處理后一方面輸送給顯示報警電路,另一方面通過光耦合器耦合給數模轉換器,再經V/I轉換電路轉換成遠傳電流信號。該裝置誤差小,溫漂低,高可靠性,線性化讀數,具有較高的性能價格比。 |
|
|
|
|
|
|
 |
|
一種智能磨音測量儀
一種智能磨音測量儀,其特征是:噪音傳感器(1)的輸出端和撥碼開關PM的輸入端“1”相連,標準信號發生器(2)的輸出端和撥碼開關PM的輸入端“2”相連,撥碼開關PM的輸出端和前置放大器(3)的輸入端連接; 前置放大器(3)包括由運算放大器U2A,U2B及其外圍元件構成的兩級交流電壓放大器,前置放大器(3)的輸出信號由U2B的第7腳輸出,U2B第7腳和檢波電路(4)的輸入端連接; 檢波電路(4)包括運算放大器U2C和外圍元件構成的檢波器,以及運算放大器U2D和外圍元件構成的濾波器,檢波電路(4)的輸出信號由U2D第14腳輸出; 模數轉換電路(5)由模數轉換器U4和外圍元件構成,其輸入端U4第1腳和U2D第14腳連接; 光耦電路(6)由四路光電耦合器U3及外圍元件構成,U3的四個輸入端第16腳、第14腳、第6腳和第10腳分別和模數轉換器U4的四個輸出端第18腳、第17腳、第16腳和第15腳連接; 單片機系統(7)包括單片機U1及其外圍元件; 四路光電耦合器U3的四個輸出端第2腳、第4腳、第12腳和第8腳分別和單片機U1第39腳、第38腳、第37腳和第36腳連接; 光耦合電路(8)由三路光電耦合器U5及其外圍元件構成,U5的三個輸入端第2腳、第4腳和第6腳分別和單片機U1的第21腳、第22腳和第23腳連接; 數模轉換電路(9)由數模轉換器U6及其外圍元件構成,U6的三個輸入端第1腳、第2腳和第3腳分別和U5的三個輸出端第16腳、第14腳和第12腳連接;數模轉換電路(9)的輸出端即U6的第7腳和V/I轉換電路(10)的輸入端連接; V/I轉換電路(10)包括運算放大器U7B,U7A,三極管G1,電位器W2,以及相應的外圍元件;U7B接成電壓放大器,其輸出端第7腳通過電阻R24和U7A第2腳連接,U7A和三極管G1接成壓控電流源電路;U7A輸出端第1腳和G1基極連接,W2的一端和U7A第2腳連接,W2的另一端和R25一端連接,R25另一端接電源地端,G1的 集電極接+15V,發射極為4-20mA遠傳電流信號的正端,R25和W2的連接處為該遠傳電流信號的負端; 讀/寫存儲器(11)由U16及外圍電路組成,U16的第5腳和第6腳分別和單片機U1的第16腳和第17腳連接; 顯示及報警電路(12)由4個移位電路和4位數碼管組成,它的輸入端和單片機U1第1腳連接; 觸摸鍵電路(13)由1個移位電路和3個觸摸鍵組成;INC鍵接移位電路11腳,DEC鍵接移位電路12腳,P鍵接移位電路13腳;觸摸鍵移位電路第1腳、第9腳和第2腳分別和單片機U1第2腳、第3腳和第4腳連接; 電源電路(15)包括+15V;-15V,+5VA,+5VB,+3V五組直流穩壓電源,+5VA和+3V電源共地,+15V,-15V和+5VB三路電源共地;+15V,-15V電源為運算放大器電路提供工作電流;+5VA電源為單片機系統包括數碼顯示和觸摸鍵提供工作電源;+3V電源為4位數碼管提供電源,+5VB為模擬電路提供電源。
|
|
|
|
|
 |
|
專利號: |
200820030502 |
申請日: |
2008年1月4日 |
公開/公告日: |
|
授權公告日: |
2008年11月19日 |
申請人/專利權人: |
丁長征 |
國家/省市: |
安徽(34) |
郵編: |
230051 |
發明/設計人: |
丁長征 |
代理人: |
金惠貞 |
專利代理機構: |
(34114) |
專利代理機構地址: |
() |
專利類型: |
發明 |
公開號: |
000000000 |
公告日: |
2008年11月19日 |
授權日: |
2008年11月19日 |
公告號: |
201152779 |
優先權: |
|
審批歷史: |
|
附圖數: |
3 |
頁數: |
5 |
權利要求項數: |
2 |
| |
|
|
|